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创新
中国中医科学院获得设立的科学技术奖成果简介
0
发布时间:2017-07-17 浏览数:1082


                    中国中医科学院2015年度获得政府及社会力量设立的科学技术奖成果简介
2015年度,我院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项,北京市科学技术奖2项,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8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9项,中国药学会科学技术奖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政策研究奖1项,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科学技术奖3项,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创新成果奖1项。为进一步宣传和推广我院科技成果,号召全院科技人员学习获奖者开拓创新、团结协作、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促进中医药科技进步,特将以上26项获奖成果集中介绍如下。

冠心病“瘀毒”病因病机创新的系统研究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中日友好医院

主要完成人:陈可冀、史大卓、徐浩、殷惠军、张京春、蒋跃绒、王承龙、高铸烨、薛梅、尚青华、缪宇、王培利、郭春雨、马晓娟、付长庚

奖励名称及等级: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该研究针对冠心病稳定期再发心血管事件这一重大问题,在血瘀基础上首次提出冠心病“瘀毒”病因学说。建立了冠心病稳定期患者再发事件的预警指标体系和因毒致病的辨证量化诊断标准。综合运用临床流行病学、蛋白质组学、数据挖掘等技术方法,建立了临床问题-理论假说-文献溯源-人群研究-实验佐证-临床验证-转化应用有机结合的病因病机研究新模式。基于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队列研究,以心血管事件为终点指标,综合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发现了冠心病稳定期证候演变和再发心血管事件的关系,证实了“因瘀致毒、毒瘀互结、因毒致虚、因毒致变”是稳定期冠心病再发事件的关键病因病机。建立了“瘀毒相关”的系列动物和细胞模型,证实活血药配伍解毒药抑制炎症、稳定斑块作用优于活血药,阐释了活血解毒与单纯活血作用机制差异,发现了“毒证”潜在分子标记物,并在大样本临床研究中证实其与再发心血管事件相关。

该成果共建立技术标准2项,发明专利3项,发表论文 98 篇,总被引 1294 次,他引 1028 次。培养研究生86 名,博士后12 名。应邀国际会议学术报告10 余次。是继冠心病血瘀认识之后中医病因理论的一大创新,对现代中医病因病机研究及转化应用模式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丹参酮生物合成途径解析及其合成生物学研究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

主要完成人:黄璐琦、赵宗保、张学礼、高伟、郭娟、周雍进、戴住波、王学勇、崔光红、申业、袁庆军、陈美兰、张燕、张夏楠、马晓晶

奖励名称及等级:中国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丹参是我国常用大宗中药之一,临床用药量大,使得药用资源面临巨大挑战。该项目在国家973、863项目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的资助下,系统开展了丹参酮生物合成途径研究、解析其生源途径、并通过人工设计和遗传操作进行合成生物学生产研究,取得了突破进展,获得了丹参酮生物合成途径14个功能基因和5个转录因子,并构建了2个高产代谢中间产物基因工程菌。通过该项目的开展,建立了系统完整的“功能基因挖掘-生物合成途径解析-合成生物学生产”的药用植物基因资源发掘和保护、有效成分形成分子机制及高效获取的新方法和有效策略,研究成果对于推动我国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该研究共发表论文36篇,其中在PNAS、JACS等SCI期刊发表研究论文16篇,研究成果被Nature Chemistry作为研究实例进行正面评述,同时被Nature Chemical Biology、JACS、Natural Product Reports、Annual Review of Plant Biology、Current Opinion in Plant Biology等高水平SCI论文引用,得到国际同行专家的高度评价。申请发明专利13项,并指导丹参品种选育和种植推广,初步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针灸的血管调控作用及刺井疗法治疗缺血性脑病的临床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安徽中医药大学

主要完成人:张栋、郭义、石现、张庆萍、罗明富、潘兴芳、韩为、李飞、李顺月、周丹、王频、左芳、宋晓晶、周智梁、王淑友

奖励名称及等级: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该项目明确了针灸血管调控效应刺激的躯体和交感传入途径和M1、α、β受体、血管调控物参与机制;发现神经-肥大细胞-内分泌网络和脂肪细胞代谢在针灸血管调节中重要作用。发现针灸血管调控具有穴位特异性,针灸井穴可增加缺血脑病患者大脑葡萄糖代谢,改善脑水肿和缺氧状态;减缓脑组织过氧化和脑细胞凋亡过程,减小大脑梗死区面积,促进血管新生,提高认知能力和运动功能。诠释了针灸“调血气”和井穴治疗缺血性脑病的科学内涵。

项目提出了针灸井穴治疗缺血性脑病的新策略,创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治疗缺血性中风救治技术”和“辨经刺井配合颞三针治疗血管性痴呆治疗技术”,对缺血性中风急性期和缺血性痴呆多中心、大样本RCT临床观察,与西医对照组和常规针灸治疗比较疗效显著提高,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已在10多个省市30余家医疗机构广泛应用和跟进研究,并被编入多种高等教育教材。项目发表研究论文88篇,被引1461次。

慢性乙型肝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评价研究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主要完成人:姚乃礼、吕文良、闫洁、李娟梅、杨佼、刘明坤、张莎莎、杨广栋、李川、张婷婷、陈宇征、赵慧慧、陈兰羽、左草

奖励名称及等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本项目通过文献研究对慢性乙型肝炎(CHB)辨证分型现状进行全面分析,同时,采取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及运用Markov模型,从文献角度评价中医辨证论治CHB与西药核苷类抗病毒药物疗效及远期预后;采用临床流行病调查方法,总结636例CHB患者的证候特点;通过对204例CHB患者进行同期临床对照研究,从临床角度评价中医辨证论治CHB的疗效优势。本项目遵循中医学自身固有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疾病自身的发展规律,结合中医辨证论治特点和优势,汲取现代医学科学、先进的科研方法学,运用现代科技新技术、新设备,以临床科研为突破口,得出一个比较客观反映中医治疗疗效的临床证据,为中医诊治慢乙肝疗效提供有价值的科学证据。

通过项目开展,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慢乙肝辨证论治诊疗体系,我院肝病门诊量稳步逐年提高,并形成了良性发展的患者群和医疗机构群。依托本项目,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篇,其中的25篇论文被引用221次,编写相关著作2部。

后适应及与中药协同保护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理研究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主要完成人:史大卓、马晓娟、张大武、张蕾、殷惠军、刘剑刚、王承龙、张莹

奖励名称及等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该项目采用心导管介入球囊堵闭猪冠状动脉的方法制作中国小型猪急性心梗模型,利用球囊反复短暂充气放气模拟缺血后适应,证实了缺血后适应的心肌保护作用;并通过机制研究发现,缺血后适应通过对炎症、凋亡和氧化应激的调控,从而发挥抗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而PI3K通路的活化在缺血后适应的心肌保护作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进一步通过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后适应的研究,验证了缺氧后适应协同益气养阴中药所发挥的抗缺氧复氧损伤的作用,且两者联合发挥了更好的心肌细胞保护作用,而PI3K通路的活化在缺氧后适应和益气养阴中药的心肌保护作用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同时,通过构建大鼠急性心梗模型,利用止血钳操作模拟缺血后适应,探究不同中药与缺血后适应的协同保护作用,研究发现益气活血中药及活血解毒中药协同缺血后适应能进一步减小心肌梗死面积、心肌酶、氧化应激损伤及炎症因子的表达,从而发挥心肌保护作用。

研究首次建立了符合临床的中国小型猪缺血后适应模型,为急性心肌梗死防治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技术平台,为中药药物后适应研究作了有益的探索,对治疗缺血心肌再灌注损伤的新药开发和老药新用提供了研究方向。本研究相关内容共发表文章7篇,其中SCI收录2篇,核心5篇。

中西药联合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优化方案研究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主要完成人:宋春生、郭军、常德贵、陈磊、张瑞、赵家有、王福

奖励名称及等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该项目在国内率先采用随机双盲多中心研究方法,开展中西药联合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优化方案研究。来自四家三甲中医医院的360例受试者随机分入:癃闭舒胶囊安慰剂联合甲磺酸多沙唑嗪组,癃闭舒胶囊联合甲磺酸多沙唑嗪组,癃闭舒胶囊联合甲磺酸多沙唑嗪安慰剂组,每组120例,研究周期18个月。研究结果表明两药联合治疗BPH的适应症和作用特点:(1)伴有残余尿异常、年龄大于66岁的患者适合采用联合治疗;(2)有效延缓患者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前列腺体积和残余尿进展;(3)改善患者尿线细的疗效更持久。该项目为临床提供了循证医学证据,对于降低医疗成本和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对于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优化研究具有示范价值。

研究成果已写入《中国中西医结合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诊疗指南》,已在省市县各级10家以上医疗机构推广应用,发表学术论文13篇(SCI1篇,核心期刊10篇,会议论文2篇),收到了良好效果。拓宽了基础研究思路,率先以炎症模型,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研究炎症在前列腺增生进展中的作用机制,指导研究生撰写的学位论文,获得优秀学位论文。培养研究生10余名。

程莘农针灸理法方穴术辨证思想集粹与临床应用研究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主要完成人:王莹莹、杨金生、程凯、王宏才、杨金洪、杨莉、高金柱、王亮、陈滢如、徐青燕、刘朝、郝强收、吴远、王昕、刘海华

奖励名称及等级: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本研究依托“程莘农院士名医工作室”展开,任务来源为中国科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国中医科学院等单位的国医大师、院士和名医名家传承研究等5个项目。

1.辨证思想集粹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深度访谈、验案整理、史学研究等,对程莘农自主创新的学术思想进行数字采集、挖掘整理、集成分析,形成院士资料档案和学术思想数据库,首次从史学角度,全面整理程莘农的学术成长资料,完成“成才之路研究报告”“中国科学家成长传记·程莘农”,出版《中国医学院士文库程莘农院士集》。首次从传承角度,对程莘农认知特色、临床经验、传承谱系等系统提炼,完成“程莘农学术思想传承研究”博士后出站报告,出版《程莘农学术经验传承实录》等。开展中医与针灸理论的关联性研究,首次总结出“针药一理、穴药同效”,归纳程老44种病例医案的理法方穴术辨证、取穴、针法等临床规律,确立程莘农针灸理法方穴术辨证体系,完成“程莘农针灸理法方穴术辨证施治体系研究报告”,出版《国医大师程莘农临床经验实录》《身体的妙药》。

2.针灸临床应用研究:以病历记录、经典验案和临床验证为主线,首次对痛痹、中风病、郁证等8种病症进行理法方穴术辨证施治总结,形成基本处方、根据病因病机和病变部位加减变化的诊疗方案,完成“程莘农归经辨证及临床取穴规律研究报告”。首次规范“程氏三才针法”探穴、进针、得气、补泻等,对三才针刺深浅、方向、提插、捻转和振颤等客观表述,完成“程氏三才针法研究报告”,出版《程氏真传穴位祛痛家用说明书》。培养针灸传承研究和继承团队60余人,培养博士后2名,研究生7名,发表论文18篇,著作12部,召开学术会议7次,举办继教和传承班7次,培训1800余人;在北京、上海、淮安、旧金山、布里斯班建立程氏针灸传承基地。

语义网环境下中医药信息标准化方法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

主要完成人:崔蒙、李海燕、贾李蓉、杨硕、刘静、董燕、朱玲、李敬华、高博、于彤

奖励名称及等级: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本项目综合利用本体工程、语义网、网格计算等技术,设计了面向中医药领域的语义网框架,开发了本体服务、语义集成、语义搜索、知识发现等创新性技术,构建了专门面向中医药领域的语义网环境,重点研究了该环境下中医药信息标准化的方法,并应用这些方法搭建了基于语义网的中医药知识服务系统。其基于96种语义类型和58种语义关系构建的中医药语义网顶层框架,为所有中医药概念提供了层次分类与相互关系结构,解决了计算机语义网环境下中医药术语系统标准化的难题。提出并构建的中医药语义网络框架、中医药数据集分类与编码方法、元数据描述方法以及数据元提取方法,应用于60多个大型信息系统或数据库的开发,从方法学上解决了中医药信息标准之间、中医信息标准与国际标准之间的不统一、不兼容等问题。

本研究共发表学术论文27篇;形成中医药学语言系统语义网络与分类代码、中医药文献元数据、中医药数据资源分类代码3项行业标准草案;形成2项国际标准“ISO TS 17938中医药语言系统语义网络框架”、“ISO TS17948中医药文献元数据技术规范”并于2014年发布,这是ISO首次发布中医药信息国际标准,已入选2014年世界中医药十大新闻;获科技部“十一五”支撑计划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中国中医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等7项课题资助,已培养硕士3名,博士1名,博士后4名。

创新中医睡眠调控技术治疗失眠的临床规范化与疗效评价研究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主要完成人:汪卫东、郭蓉娟、洪兰、王芳、林颖娜、闫雪、李涛、赵阳、刘艳骄、吕学玉

奖励名称及等级: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本项目基于汪卫东教授对于中医心理理论的深入挖掘以及20余年的临床经验,开创了一套中医特色的心理治疗理论。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医心理治疗逐步规范化,形成了中医睡眠调控技术。通过在本项目的一系列的临床研究,初步证实了睡眠调控技术对于失眠症患者具有良好的治愈效果,在研究过程中该技术本身也得到了进一步规范化,形成了一系列规范:WHO中医循证临床实践指南——失眠症临床实践指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主攻病种不寐诊疗方案;睡眠调控技术规范;失眠症四诊规范;气功心理治疗的“诱导词编写规范”。2012年该技术被北京市中医管理局批准为临床新项目,为科室的效益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技术起效快,疗效可靠,随时可以减去并最终停服西药,同时通过教学培养,为全国各地输送了人才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通过该技术不断规范化并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开发出了“多功能睡眠治疗仪”,并获得国家专利,现已形成了企业生产标准,准备投入规模生产。

该系统已在国内10余家医疗单位应用于临床,已成为多项国家级课题的技术支撑。发表论文145篇(SCI 5篇,核心期刊95篇),培养研究生52名,培训社区医生200余名,培养中医心理师130余人。

名贵中药资源分子系统学及其药材的分子鉴别研究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贵阳中医学院、安徽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

主要完成人:袁媛、黄璐琦、金效华、彭华胜、蒋超、周涛、崔光红、李旻辉、杨健、王学勇

奖励名称及等级: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该项目围绕名贵中药鉴定难点和热点问题,如多来源药材物种鉴别难;分子鉴别不能简便快速、缺乏现场使用能力;缺乏定量化、标准化年限鉴别方法;药材道地性评价仅依赖于某几个化学成分,不够系统全面,在863计划、中央本级重大增减支项目、北京市科技专项等的资助下,进行了名贵中药资源分子系统学及其药材的分子鉴别研究,形成准确、快速、高通量、低成本的中药分子鉴定检测方法,并整合中药鉴定信息资源,搭建开放共享鉴定平台,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研究共发表论文116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9篇,出版专著3部,申请专利41项、授权4项,修订标准2项,建立中药分子鉴定网络平台并研制20余种中药分子鉴定快速检测试剂盒。该成果获得2015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药研究关键技术方法的示范与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香港浸会大学

主要完成人:唐旭东、卞兆祥、王凤云、卞立群、赵迎盼、张北华、李振华、李保双、高蕊、钟丽丹、林媚、陆永辉、杨俭勤、苏敏、王微

奖励名称及等级: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该研究取得如下成果:(1)开展中药汤剂治疗IBS多中心、随机、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有利于提升国际上对中医药治疗IBS的认可度,扩大中医药的影响力。采用中药汤剂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评价中医药治疗IBS-D的临床疗效,开发“中德合作中医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研究管理系统”。(2)科学分析中医药治疗IBS的临床疗效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权重,为中医药治疗IBS临床试验的开展提供示范。(3)建立针对中药汤药临床研究安慰剂对照及其模拟制作与评价的系统方法。(4)在德国开展针灸治疗IBS-D的临床观察,同时开发《针刺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标准化操作规程》,规范了针刺治疗IBS-D的操作规范,扩大了中医药在国际的影响。(5)创建了符合IBS-D临床特点的肝郁脾虚证病证症结合动物模型。

该项目开发了数据管理系统,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项,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 4篇,累计影响因子12.742,被国内外同行引用累计106次),培养研究生10余名。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冠心病证治规律及临床评价的真实世界研究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北京交通大学

主要完成人:徐浩、史大卓、高铸烨、周雪忠、冯妍、尚青华、邱禹、曲丹、文川、付长庚、刘洋、罗静、李四维、李鸥、焦阳

奖励名称及等级: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该项目在建立中医药临床个体化诊疗信息平台的基础上,基于真实世界研究模式,通过大量临床信息的采集、引入多种先进的数据挖掘和研究方法,对中医证候演变规律、复杂干预疗效评价、治疗方案优化等中医药领域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形成了一套冠心病综合防治和初步优化方案,并证实中西医结合可改善冠心病患者预后,提高了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的疗效。首次在中医药领域对随机行走模型、多因子降维、马尔科夫决策模型等数据挖掘方法进行了探索,建立了中医药真实世界研究的方法学体系,为基于临床实际数据的中医临床评价提供了新思路。

该系统已在京津地区9家医院应用,为临床医生在繁忙工作同时开展科学研究提供了平台。基于万例以上冠心病患者中医证治规律进行的数据挖掘分析和临床评价结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中医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的制定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并经过不断完善、优化,纳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临床研究基地平台建设项目,在16家临床研究基地推广应用。发表论文39篇(SCI/EI收录13篇),其中9篇代表性论文总被引203次,其中他引164次;应邀在国际学术会议英文报告2人次,国内学术会议/继教班报告7人次,引起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大大推动了国内真实世界研究的开展和应用。

睫状体平坦部滤过术降低难治性青光眼眼压临床及机理研究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

主要完成人:唐由之、冯俊、王影、巢国俊、任艳如、于静、谢立科、秦虹

奖励名称及等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青光眼最常见致盲性眼病之一,而难治性青光眼手术成功率仅在11%-50%之间,受到密切关注。唐由之研究员在1958年起始的白内障针拨术临床及病理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中医抗青光眼手术思路和方法。过去,唐老以睫状体平坦部为切口,做白内障手术数千例,遇到白内障针拨术继发青光眼时即采用自行设计的1mm巩膜环钻在睫状体平坦部做巩膜、睫状体环形切除,而有效地解决了这类青光眼。临床证实,睫状体平坦部处主要为静脉血管,切口出血较少,切口处睫状体萎缩不再愈合,且切口位于后房,在行针拨白内障手术三十几年中,未见并发眼内炎及交感性眼炎,为该手术提供可靠依据。课题组在国家自然基金、首发基金、中国中医科学院等基金支持下,观察该手术成功率82.85-83.05%,条件成功率88.13-94.28%,并在研究基础上制定了该手术疗法的技术规范,已公开发表。该手术还在广东省中医院、广安门医院进行了推广,结果显示疗效确切,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疗效好、操作简单、费用低廉等优势。基础实验结果进一步明确了该手术的疗效、作用机制,为临床推广提供了有力的证据。项目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0篇,培养博士研究生4名,博士后1名。

中医临床实践指南制定与评价研究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

主要完成人:吕爱平、韩学杰、王燕平、王丽颖、宇文亚、史楠楠、刘孟宇、赵静、刘玉祁、赵学尧、刘兴方、王跃溪

奖励名称及等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该项目重在开展中医临床实践指南制定和评价方法学研究,建立了中医临床指南制定新方法和评价新工具。提出了基于专家共识和临床证据的中医临床实践指南制定新方法,规范了德尔菲法和共识会议法在中医临床实践指南中应用的技术要素,以类风湿性关节炎、高血压病为模板,制定供西医医生使用的中成药使用专家共识,促进了中成药在西医医院的合理使用。研制了中医临床指南适用性及应用性评价工具,《中医临床指南适用性调查问卷》及《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应用评价病例调查表》,用于215个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的评价工作。建立了中医临床实践指南适用性改编的方法,完成了慢性胃炎、中风、不寐中医临床实践指南的香港地区本土化,为中医临床实践指南的国际化奠定了方法学基础。

本项目形成的中医临床实践指南制定和评价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制修订和评价工作,发表论文40篇,其中SCI论文7篇,被引用135次。

光学成像技术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中心

主要完成人:王毅、马淑骅、孙娅楠、胡剑江、王丹巧、雷燕、牛晓红

奖励名称及等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一、荧光分子轨迹追踪技术:

1.在生物大分子口服吸收活性成份确定中的应用:以鹿茸蛋白作为研究对像,用荧光探针进行标记,利用生物光子学技术进行探测,追踪口服后吸收入血的蛋白类物质活性成分,取得了良好结果。该方法可为阐明动物药作用机理及新药开发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2.自发荧光药物分子作用靶部位的确定:利用荧光轨迹追踪技术直接动态观察具有自发荧光特性的小檗碱对肿瘤细胞及正常细胞聚集部位的不同,建立观测方法,以阐明其作用机制,为具有自发荧光的中药单体作用机制研究提供新方法。

二、非线性光学成像技术:

1.在肿瘤转移及细胞迁移中的应用:利用活细胞工作站,结合不同观测方法,将转移和增殖提取分析。该方法亦可用于创伤愈合、神经细胞修复等涉及细胞迁移的实验。

2.在胶原定性定量分析中的应用:利用椭圆偏光成像法直接观察青年和衰老大鼠胸主动脉纤维结构,探讨药物对血管壁胶原的影响。对样本胶原的定量定性分析,在未经染色的条件下给出微观结构信息,适合药物对机体胶原相关影响的检测与评估。

3.在中药注射剂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应用荧光标记、质粒转染、光学成像及图像分析处理等方法,实时获取活体肥大细胞脱颗粒的动态过程,建立新的定性定量快速检测方法。该方法是传统检测方法的有益补充,为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评价提供新的技术支撑。

基于质谱技术代谢组学分析方法研究及其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中心

主要完成人:郭娜、雷燕、范斌、孙明杰、王志国、于友华、逯波、吴晓霞、闫寒、聂颖兰、代金刚、刘柏东、张海鸣

奖励名称及等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该项目采用正负离子模式LC-MS/MS技术和多种不同类型的数据分析方法,建立了系统的代谢组学分析方法,将其用于中药复方疗效评价及中药质量控制的研究中,为中医药分析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途径。基于代谢组学分析方法,采用LC-MS/MS技术筛选出与心力衰竭诊断和参附汤疗效评价密切相关的潜在小分子生物标志物(组),采用多类型数据方法对小分子标志物进行相关网络分析,从分子水平揭示了心衰疾病及参附汤治疗机制。此研究成果为了解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实现其早期诊断、预后及中药复方疗效评价和个体化治疗等提供分子基础和有力依据。此外,对与心衰相关的氨基酸类内源性小分子标志物进行了定量LC-MS/MS分析方法研究,解决了体内氨基酸等代谢物难以直接检测及定量分析的关键技术问题。此外,此方法适用于由于采收、种植等外界因素引起一定差异或改变的同科或者同属中药材的差异比较研究,为正确应用传统中药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有效的技术平台,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本项目共发表文章8篇,其中SCI收录6篇。所建立的代谢组学分析方法对同行的分析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学参考价值,多家单位派人员来学习代谢组学方法。此外,基于前期取得的良好工作基础和成绩,于2013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面上项目的连续资助。

基于多组学整合研究策略的栀子安全性系统实验研究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北京蛋白质组研究中心

主要完成人:卫军营、应万涛、曹春雨、张方博、肖水明、李德凤、钱小红、张毅、胡燕珍、杨洪军、吴宏伟、刘婷、回连强、高双荣、贺蓉

奖励名称及等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该项目整合最新的蛋白质组学、基因组学和肠道菌群宏基因组研究技术,建立基于多组学整合策略的中药安全性系统研究技术体系。通过对二维液质分离鉴定系统的高效优化,建立了新型的高效蛋白质组深度覆盖鉴定策略,提高了蛋白质组鉴定效率,实现在24小时内对8000个以上蛋白质的鉴定分析。并利用该技术体系,对保肝中药栀子及其主要活性成分京尼平苷的安全性开展了系统实验研究。通过开展栀子及京尼平苷的长期及急性毒性研究,揭示了栀子及京尼平苷在动物模型上的安全剂量及毒性反应情况,发现了相对于目前广泛采用的ALT、AST等指标、能够更早期的监测预警京尼平苷过量使用所致肝脏毒性的生物标志物甘氨酸N-甲基转移酶和糖原磷酸化酶,验证了一批与其肝毒性密切相关的基因,分析研究了肠道菌群对栀子及京尼平苷发生肝毒性不良反应的影响规律,为其非临床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并对其潜在的临床应用风险进行了评估。研究共发表论文5篇(SCI 2篇,核心3篇),培养研究生5名。

复方芪丹颗粒防治急性心梗后心室重构的系统研究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吉林康乃尔药业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史大卓、刘剑刚、董国菊、马鲁波、张蕾、汪晓芳、闫小平、伊博文、匡颖、周建国、庞玉华、吴思丹

奖励名称及等级: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自上世纪七十年代起,即联合北京四家医院采用益气养阴活血方药结合西医常规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证明其可明显减少AMI患者住院死亡率,取得了肯定的临床疗效。本课题提出益气养阴活血方药是通过干预VR而有效防治AMI的假说,选择西苑医院应用多年有效的益气养阴活血方药抗心梗合剂(原名愈心梗液,由黄芪、党参、黄精、赤芍、郁金、丹参组成),针对AMI后VR这一关键病理的结构改变及发生机制,从AMI后心室几何结构、心脏收缩功能、线粒体超微结构和相关基因表达等方面进行系列研究,结果表明此方可减少心梗面积,减轻缺血心肌损伤程度,保护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调节胶原代谢,改善缺血心肌能量代谢,保护线粒体结构相对完整性等,从而阐明益气养阴活血防治的作用机制。同时,通过6个月的临床观察和随访,发现治疗组较对照组心血管终点事件明显减少,对提高中医药防治AMI的研究水平,建立和指导AMI后中医药的二级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

“复方芪丹液”制剂取得北京市医疗机构制剂注册批件(No:11005),并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证书(No:ZL 201110051943.3),成功转让吉林省康乃尔药业有限公司拟申报新药。课题组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SCI收录2篇,中国引文数据库引用55次。课题项目先后获得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39870942;No:30371814)资助,培养博士2名,硕士研究生3名。

中医金针拨障术切口外滤过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机理研究及临床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主要完成人:吴烈、桑子瑾、杨迎新、周浩川、苏航、康玮、张国亮、武丹蕾

奖励名称及等级: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该项目借鉴中医“金针拨障术”及“针拨套出术”治疗白内障的方法,将金针拨障术切口位置(即睫状体平坦部)与西医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式相结合,原创性提出经后路睫状体平坦部行外滤过术治疗青光眼的学术思想,以及经睫状体平坦部行后路玻璃体腔引流器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新理念。

该项目实现了四个关键技术转换与创新:(1)切口适应症的创新:将以往被用于白内障和玻璃体手术的切口应用于青光眼手术。(2)青光眼手术切口位置的创新:常规小梁切除术采用前路角巩膜缘切口,而新术式将切口移到后路睫状体平坦部,可作更大的滤过口以增强引流,延缓滤过道瘢痕化。(3)切口闭合方式的创新:睫状体平坦部切口被用于白内障和玻璃体手术时需紧密缝合关闭,而该项目挑战了在此处作半开放式切口的风险并获得成功。(4)开创后路玻璃体腔引流器植入术的新起点:在睫状体平坦部作半开放式引流口可能并发玻璃体外溢,该项目采取经此部位的玻璃体腔引流器植入术,既能持久引流房水,又能阻挡玻璃体溢出,避免切口因瘢痕化而关闭。此外,将引流器形态由常规毛细管式改为扁平双凹槽式,更利于引流。

广安门医院眼科于2005年3月开创该技术,已在5家医院推广应用。发表核心期刊论文5篇,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培养研究生5名。

从能量代谢角度探索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研究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

主要完成人:刘颖、邹雯、李洪娟、王健、李鑫、胡建华、孙萌、张伟

奖励名称及等级: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该项目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委攻关项目以及中国中医科学院自选课题,从能量代谢角度通过微观分子水平和宏观整体水平探讨艾滋病阳虚证的特征,探讨HIV感染导致免疫功能低下的物质基础,研究表明HIV损伤机体阳气,阳气不足能量代谢降低,导致免疫功能低下。通过对175例HIV/AIDS患者的红外热态变化进行动态观察发现,经温肾健脾中药治疗5个月后,督脉、神阙穴的热态差值显著增加,表明中药治疗对患者热态改善有显著作用。同时,中药组和中西药合用组线粒体膜电位正常淋巴细胞数量明显高于单用西药组,提示温肾健脾中药可以明显改善艾滋病能量代谢,减轻线粒体损伤,促进免疫功能恢复。

该项目开发研制艾滋病红外诊断系统,该系统能客观反映机体能量代谢(正气)情况,为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的临床科研实践提供了评价标准和测量工具,今后将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的临床工作中。研究以能量代谢为切入点,通过宏观和微观两种途径探讨艾滋病阳虚证的特征以及中药干预作用,为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

 
肿瘤患者就诊指南系列《专家帮您解读癌症》丛书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主要完成人:杨宇飞、吴煜、朱尧武、吴显文、曹文兰、郭中宁、郭全、许云、刘涛

奖励名称及等级: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本丛书历时6年编写,第1版共7分册,从患者立场、用专业经验讲述乳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肺癌、大肠癌、胰腺癌7个常见肿瘤疾病的医学科普常识、健康保健以及就诊指南、常见误区等,整体编写思路清晰、规范,具有贴心、真实、易懂、权威、全面、客观、独特、透彻、实用、方便等特色,为我国的肿瘤防治工作做出了一定的贡献。2014年再次出版,于原有基础上补充了最新防治知识,增加妇科肿瘤分册。自发行后单册最高印刷次数达9次,深受癌症患者及家属欢迎。书中以专业的视角、通俗的语言、亲切的关爱,唤醒老百姓面对癌症的健康管理意识,提高自我健康管理能力,有助于医患沟通与和谐医患关系的发展,有利于解决看病贵、看病难等社会现象。本系列丛书深入浅出的向读者们介绍了贯穿于肿瘤的发生、发展、治疗、预防等全过程、全方位的专业级指导,深受读者好评。

中医药名词术语规范研制与推广的管理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中国中医科学院

主要完成人:王永炎、朱建平、张志斌、蔡景峰、曹洪欣、吴文清、甄艳、黄涛、王致谱 、蔡永敏、梁菊生、夏祖昌、赵艳、邱玏、洪梅

奖励名称及等级:中华中医药学会政策研究奖

本成果是对中医药名词术语规范研制与推广进行管理的总结,旨在解决长期存在的中医药名词术语规范及其原则和方法缺失或不统一,规范推广困难的老大难问题,为中医药名词术语规范研制及其推广提供可操作的管理方法,为中医药标准化、现代化、国际化提供基础公益性服务。

一、组织管理。建立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及其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负责制订计划,组织审定、推广,中国中医科学院及其中国医史文献所、术语研究室负责项目的申请、实施,规范名词维护和推广的组织管理体系。

二、规范研制管理(技术管理)。根据全国科技名词委有关规定,结合中医药名词术语特点,首次采用术语学方法,制订《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原则及方法》和研制流程,并应用于规范中医药基本名词和内妇儿科21类共7710条名词的汉文名、英文名、注释,确保其准确、规范、权威。

三、规范推广管理。实施专家个人、团队机构、国家、国际组织多层面全方位推广策略。中医药学基本名词、内妇儿科名词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批准、权威发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科学出版社出版,作为编辑上岗必考内容、出版物质量指标之一。除纸质、光盘版外,还在全国科技名词委及其中医药名词委网站与微信、中国知网、百度百科上公布;办培训班;与辞书协会合作编纂多种工具书。提出“权威性寓于广泛性之中”新理念。为国际推广,增加汉语拼音;建议、参与世界卫生组织、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世界卫生组织ICD-11传统医学项目等有关中医药名词术语国际规范、标准的研制。

2型糖尿病"三型辨证"临床应用及基础研究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吉林一正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林兰、倪青、魏军平、苏诚炼、陈世波、李鸣镝、张润云、陈思兰、闫秀峰

奖励名称及等级: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本研究属于技术开发领域,研究历时34 年。主要技术内容:(1)创立糖尿病"三型辨证"理论,1986 年被写入《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沿用至今。经宏观辨证微观检测,将糖尿病分为阴虚热盛,气阴两虚,阴阳两虚三型。阴虚热盛型病程最短,胰岛素抵抗为主,并发症少而轻,为早期;气阴两虚型病程较长,胰岛β 细胞功能紊乱,并发症多而轻,为中期;阴阳两虚型病程最长,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并发症多而重,为后期;气阴两虚为基本证型。(2)提出益气养阴为防治糖尿病基本法则,研制了"降糖甲片"("渴乐宁胶囊")。(3)提出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是防治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大法:研制了"芪蛭降糖胶囊(降糖通脉宁)"、"渴络欣(糖微康)、"糖心平胶囊"。④为国家中管局"全国中医糖尿病领先专科"和国家药品临床研究机构新药研发基地。⑤制定了若干标准、规范、指南,促进中医糖尿病标准化、国际化、产业化。

该研究推广应用到全国20 余省市自治区50 余所大学附属医院,2003 年评为国家中管局十大科研成果推广项目首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 项,获得5 个新药证书,培养4 名博士后、8 名博士、26 名硕士,发表主要学术论文62 篇,被引634次。

华蟾素注射液活性成分的抗肝癌作用机制及临床推广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安徽华润金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边宝林、王进元、赵海誉、高波、王宏杰、唐子尧、孟志强、杨培英、杨建、罗川、司南

奖励名称及等级: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该研究对抗肿瘤中药华蟾素注射液进行了深入系统研究,阐明了华蟾素注射液中的主要四大类成分:毒配基类、小分子多肽类、蟾蜍色胺类、腺苷类,通过对肝癌、肺癌、胰腺癌、胃癌、肠癌等10多种瘤珠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的研究发现,毒配基类具有明显的抗癌活性,特别是在抗肝癌的效力上,具有使肝癌肿瘤缩小60%以上的抑制活性,其作用机制是通过线粒体通路和死亡受体通路,诱导人肝癌细胞发生凋亡,且caspase-10介导的死亡受体通路可能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通过研究明确了华蟾素注射液中蟾毒配基类成分与抗肿瘤活性之间的关系、蟾毒配基类成分抗肝癌的独特作用机制、蟾毒配基类成分抗肝癌活性构效关系、华蟾素中多肽类成分与抗肿瘤活性之间的关系、多肽类成分与镇痛活性之间的关系,为华蟾素注射液临床安全合理的用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该研究推动华蟾素注射液在四年间呈连年增长的良好态势,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促进了产业化发展,为肝癌患者带来了福音。目前,已发表论文36 篇,其中高水平SCI 论文17 篇,申请发明专利6 项,授权3 项。

基于结构化住院病历数据的糖尿病中医“症—证—治—效”关系研究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济宁市中医医院

主要完成人:倪青、王祥生、陈世波、骆彤、闫秀峰、肖月星、张润云、苏宁

奖励名称及等级: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主要内容:该成果研发了适合于临床住院病人管理的“结构化糖尿病中医住院病历数据采集系统”,全面、实时采集糖尿病中医住院病人临床诊疗信息,形成数据库。重点研究糖尿病及其主要慢性并发症的中医诊疗规律。其主要研究成果包括:研制并推广应用“结构化糖尿病中医住院病历数据采集系统”。以结构化数据采集系统为平台和工具,基于临床诊疗实际所产生的临床数据 ,以单证候分析为切入点,将无尺度网络与传统的数理统计方法相结合运用于中医临床研究。基于临床住院病历诊疗实际病例,系统分析和总结了2型糖尿病及其主要并发症,包括糖尿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中医证候及其动态演变规律,为临床诊疗提供了依据。证实了中医药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疗效优势。围绕中医症、证、方、药等要素,提炼住院病历优势病种的证候规律、复方组成特征、药对配伍规律,进一步指导临床诊疗,提高诊疗水平。 “来源于临床,又回归临床”, 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个体化诊疗特点。

推广应用:该成果在全国26家医院推广应用,培养2 名博士后、4 名博士、13 名硕士;发表主要学术论文64 篇,SCI收录3篇。

中药生态农业研究与实践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皖西学院、云南农科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主要完成人:郭兰萍、陈乃富、韩邦兴、刘大会、王晓、姚厚军、张燕

奖励名称及等级: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创新成果奖一等奖

该研究针对当前中药材栽培地肥力失衡及土壤理化性质改变、小生环境改变等问题,探索了中药材生态种植的技术和方法对中药材仿生栽培、菌根生物防治、养分平衡等关键技术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探索和研究实践,并针对当前中药材栽培上存在引种驯化困难、药材质量下降、田间病虫害和土壤连作障碍严重等系列问题,提出大力实施中药材生态种植,积极推广中药材仿生栽培。

项目采用产学研用联合模式,先后与皖西学院、云南农科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等高校、研究所和企业合作,且已初步形成中药生态种植的理论、方法及关键技术。项目对中药材栽培地肥力失衡及土壤理化性质改变、小生环境改变等问题改善效果明显,因此对建设生态文明,保障人民用药安全,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及农村经济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相关研究成果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申请专利16项。已在国内推广种植数万亩,开展仿生栽培近万亩。累计利润达98662万元。

Tags: